关键词:
民革四川省委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制定
参政议政
摘要: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重大公共政策的提出、制定和实施,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在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征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既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一战线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赋予民主党派的基本权利,也是民主党派应尽的基本义务。民革四川省委紧紧围绕国家政权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参与公共决策过程,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时至今日,民革四川省委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洪流中,实现“四新”“三好”(1)最为重要、最为直观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公民个人,与其他民主党派一样,民革四川省委具有的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功能,使其在公共决策的参与中具有独特优势,这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十分严峻,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对执政党制定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实的要求,同时也对民革四川省委结合自身特色实际,不断提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提高建言资政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更高质量通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体现自身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以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的视角,结合近年来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以民革四川省委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工作为切入点,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多源流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民革四川省委自1955年成立以来至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基本做法和已经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对100名民革党员的问卷调查,得出目前民革四川省委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合不足、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利用不充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效不明显等。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提出改善民革四川省委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工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树立正确认识,完善机制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本文拓展协同治理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多源流理论在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运用和实践,关注民革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困境与成效,从民主党派省委会的参与角度进行探索和对比分析研究,对于民主党派开展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