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共政策
风险导向审计
大数据
摘要:
公共政策审计以国家政策为对象,与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公共政策贯彻落实的实践表明,我国公共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执行偏差普遍存在,审计资源紧缺、审计力量薄弱,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许多审计盲区,要消除这些盲区,应积极创新审计技术、壮大审计队伍、强化审计力量。2018年5月,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方面要发挥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力量,使其与国家审计一起形成审计监督合力,同时国家审计要担负起指导并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审计行业,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来强化审计能力、创新审计技术、提高审计质效。2022年新《审计法》同样突出了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在以上政策指引下,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之路,强调风险管理和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内部审计工作从审计计划、审前准备、实施审计、审计报告编制到后续审计问题整改全过程进行优化。创建并实时维护企业内部审计数据库,为企业实现数字化审计提供“一劳永逸”的数据基础,有力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变革,助力企业创造新价值、实现新成长。通过该优化后的审计程序在S企业环境政策审计中的应用,验证其可行性,并分析其优势和限制因素,进一步指出,一方面该优化程序创新了大数据审计模式,提升了内部审计质效;另一方面从案例中可以看出,S企业利用优化后的内部审计程序对环境政策进行审计时,缺乏内外部相应保障,由此提出企业内部应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培养人才;对外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共享机制,保障数据安全、开通数据获取通道。基于上述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有:第一,关注内部审计而非国家审计在公共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第二,通过优化程序在S企业环境政策审计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与限制,并据此从企业内外部提出改进方法与保障建议,为企业内部审计转型与变革提供了思路与保障。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内部审计程序进行优化,既符合审计数字化需求,同时有效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