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增量利益关系论
经济法调整对象
法学方法
经济法学方法
摘要:
经济法学方法论是关于经济法学方法的理论。一方面,它可以为经济法学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它与经济法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经济法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要遵循经济法学方法的选择原则。综观我国经济法理论之方法,对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之方法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反思,从实践中提炼得出从政策角度、从主体维度、从时间维度界定三个专门方法。“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上述三个方法的集大成者,也是上述三个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晶。从时间维度界定的方法是“增量利益关系论”独到且运用得最有效的方法。“增量利益关系论”从时间维度把握到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物质利益关系在“量”上特性的“质变”,发现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物质利益关系中形成了新的经济关系即增量利益关系。通过对增量利益关系内在的经济性和需要国家协调的特性进行把握,可以看出学界以不同方法对调整对象进行界定的众多调整对象理论之间的联系。同时,其从时间维度进行界定的方法也促使经济法与传统部门法区别了开来。但遗憾的是其尚未彻底运用从时间维度界定的方法论证经济法与其他现代部门法的区别。
对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之方法进行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进一步运用从空间维度界定的方法,以从方法上建立调整对象的时空联系。其次,彻底运用从时间维度界定的方法,进一步探讨经济法如何与其他现代部门法相区别。最后,增量利益关系论以及其他调整对象理论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尚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进行验证。据此,综合运用从政策角度、从主体维度、从时间维度、从空间维度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界定的方法进行考察,即从现有某个角度考察的平面思维方法转向以立体结构型的方法体系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从四个方法之间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方法体系,即在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政策背景下,以主体为中心,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来深入分析社会关系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