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至春秋时期
铸铜作坊
布局
区位选择
摘要:
本文以郑州商城、殷墟苗圃北地、侯马铸铜作坊生产功能区分布及演变作了初步分析,并对研究范围内其他铸铜作坊生产布局作了简单分析,基本明确了二里头文化至春秋时期各铸铜作坊生产布局情况。至少从二里岗时期开始,铸铜作坊即存在制范场地与熔铜浇铸场地的分离,苗圃北地铸铜作坊存在多处同时工作的熔铜浇铸场所,这种情况在侯马铸铜作坊ⅩⅫ号地点亦存在,在侯马铸铜作坊内Ⅱ号地点制范亦存在多地同时工作并分别储存的状况,这些多地同时进行同一生产工序的现象可能预示着存在不同产品或同一产品不同模块的生产,体现出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此外在其他城址铸铜遗存虽然发现较少,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根据其出土背景及出土形制判断其属于铸铜操作链的具体工序,可使我们整体把握铸铜遗址的发掘状况。此外我们梳理了从二里头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发现的铸铜作坊在聚落中的位置,以确定不同时期不同聚落在城址规划中对铸铜作坊区位选择考虑因素变化。我们发现从二里头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政治因素对铸铜作坊的区位影响逐渐降低,铸铜作坊的布局逐渐被规划者所重视,自洹北时期之后,铸铜作坊区位选择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尽管不同城址铸铜作坊区位主导因素还有差别,有像郑韩故城靠近产品受众位置的,也有像周原这样远离聚落核心区,方便原料运输并尽量减少手工业作坊对居民生活区干扰的,更常见的是将不同类型的手工业作坊集中安置构建手工业综合生产区,以减少人地矛盾、便于基础设施修建,同时加强不同类型作坊生产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