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财务管理目标
资本结构
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从以规模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做优做强,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面对新形势,中央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政方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我国也将科技强国纳入了国家战略,以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是下一阶段我国政策引导和调控的主要方面,科技企业迎来了能快速获取优质资本的时代,大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8年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在原有的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深圳创业板的基础上重磅推出了科创板,为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了建国以来最有效和便捷的融资渠道。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难度大幅下降,资本市场首发股份融资家数、金额大幅提升。从科创板开板到2020年6月,累计向科创板申请IPO的高科技企业数量达488家,顺利获取股权融资的企业210家,累计融资金额高达1,845.55亿元,大幅提升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效率和效果。但是,通过梳理统计发现,部分高科技企业存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过度导致降低资本效率的情形,通过对在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出现了股权资本大幅上升、账面盈余现金大幅闲置、公司经营效率下滑、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等情况,而其他一些真正需要长期研发资金、无其他融资渠道的小型科技型企业仍然难以融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从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我国近年来的金融环境、资本市场改革等宏观层面进行分析,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行业所处生命周期、行业内各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资本结构、企业价值估值理论,并结合相关的测算模型,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以期给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在资本结构的搭配上给出一些借鉴。本文以虹软科技公司为案例,首先,对其所在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引入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以确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聚焦行业领先公司,选取一批样本与虹软科技公司进行基本面对标,从而寻找其未来增长空间;此外,对虹软科技公司近三年财务报告进行剖析,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入手,分析影响公司价值创造的不利因素,并将公司相关数据导入财务测算模型进行测算,最终以量化的模型确定公司优化后的资本结构;最后,根据虹软科技公司事例总结提炼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资本结构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