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ESG
争议事件
审计费用
摘要:
近年来,一系列公司暴雷的“黑天鹅”事件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强烈反应,这些争议事件不仅涉及财务方面,也常发生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然而,传统的财务评价模式无法评估一个公司的整体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状况,ESG评价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弥补了财务评价的局限性,ESG理念得到发展和深化,旨在引导资本市场参与主体重视ESG负责任投资,从关注单一经济价值转向追求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ESG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相关机构也正加快出台政策来规范―洗绿‖和ESG信息披露制度。2018年9月,证监会就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搭建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及时披露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信息。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首次把上市公司环境、治理和社会信息纳入到与投资者的沟通范畴。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推动更多央企控股公司披露ESG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随着社会对ESG理念的日益重视,国内外学者将ESG纳入研究范围,着重关注ESG,相关数据服务平台也推出ESG数据产品,为ESG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但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着重研究ESG评级、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对ESG争议事件的研究较少。而ESG争议事件作为ESG实践的另一面,是新的ESG绩效衡量标准,意味着企业对ESG风险的管控能力不足,开展ESG实践过程中存在责任缺失,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所以,本文基于审计人员视角,研究审计人员是否会重视企业ESG实践中发生的争议事件?ESG争议事件对审计费用有何影响?
本文以2018年至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ESG争议事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ESG争议事件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以上结论在采取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Heckman检验、分样本差异性检验、安慰剂检验、滞后审计费用、增加控制变量的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其他条件相同时,ESG争议事件通过增加经营风险显著增加审计费用。(3)其他条件相同时,ESG争议事件通过降低企业透明度显著增加审计费用。(4)分析师关注度会缓解ESG争议事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5)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非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质量低、声誉评级较低的企业,ESG争议事件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质量高、声誉评级较高的企业,ESG争议事件不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
本文的贡献在于:(1)丰富了ESG和审计费用的理论研究框架。国内学者尚未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治理(ESG)争议事件的经济后果展开研究,而ESG争议事件作为ESG实践的另一面,同样具有研究意义,有助于促使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本文基于审计人员视角,研究ESG争议事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2)为企业开展ESG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建议。本文基于审计人员的视角,研究了ESG争议事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探讨了经营风险、企业透明度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开展ESG实践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并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将ESG争议事件相关信息纳入了风险评估程序,有利于促使更多企业意识到将ESG理念融入企业运营中并强化ESG风险管控能力,筑牢ESG风险防线的重要性。(3)为审计人员提升业务质量提供实务建议。较于以往研究财务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非财务信息会影响审计费用。所以,审计人员在实务工作中,可以关注企业ESG报告、分析师研报以及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提高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