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阻肺患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病例组合
决策树模型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7-2021年间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了解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及内部变动趋势,探索影响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通过决策树模型建立慢阻肺住院患者的病例组合方案。为控制慢阻肺患者不合理的医疗费用、优化费用内部结构,制定慢阻肺患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提供一定参考,为推进DRGs付费工作提供相关支持。
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省某三甲医院HIS系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ICD-10)从中筛选出主诊断为慢阻肺的住院数据,4413例慢阻肺患者最终被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结构变动度和灰色关联度法研究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费的影响因素;并使用CHAID决策树法建立慢阻肺患者的病例组合模型,并测算各病例组合的权重、费用标准和费用上限。
结果
1、本研究慢阻肺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61.91%的患者是以门诊入院,但以急诊入院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绝大多数患者都有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慢阻肺患者进行手术或相关操作的人数较少,平均住院日为10.69天。人均住院费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017至2021年间,药品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化验费,这两项费用对慢阻肺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影响累计到达了64.04%,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度为13.45%。
2、单因素结果分析中,患者人口特征中性别、年龄、医疗保险类型、职业和患者来源以及临床特征中入院途径、是否疑难、是否危重、出院方式、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手术或操作及住院天数对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发现医疗保险类型、职业、入院途径、是否疑难、是否危重、离院方式、是否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是否手术或操作和住院天数是影响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1=3.737-0.027X3-0.001X4-0.015X6-0.034X7-0.063X8+0.057X9+0.028X9+0.255X9-0.048X10-0.039X11+0.023X12。
3、采用决策树模型对4413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病例组合分析,共有三层节点变量,产生了11组病例组合,且住院天数最先进入模型。住院天数是7-14天,病情危重,医嘱离院的病例组合患者数最多,共1797例,占总人数的40.72%,住院天数小于等于7天,病情危重,且有手术或操作的病例组合患者最少,仅57人,占总人数的1.29%。住院天数大于14天,病情是危重,有手术或操作的病例组合超额率最高为13.29%,住院天数小于等于7天,病情不危重,有手术及操作的病例组合中无超额例数。采用变异系数(CV)对各病例组合内部的同质性进行评价,11个病例组合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说明各病例组合组内住院费用的同质性较好,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评价病例组合的合理性及准确值,P<0.05,说明11个病例组间的住院费用存在差异,组间异质性小。
结论
1、慢阻肺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中,药品费、化验费对住院费用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大,但药品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应加强药品、化验费的管控,优化住院费用结构。
2、医疗保险类型、职业、入院途径、是否疑难、是否危重、离院方式、是否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是否进行了手术或操作和住院天数等9项因素对慢阻肺患者的住院费用的产生影响,且住院天数最先进入决策树模型,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应该科学合理的减少无效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3、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决策树模型,促进医院DRGs病组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费用精准管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依据。重视并积极开展慢阻肺的宣讲工作,特别是重点人群的筛查工作,加强慢阻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