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疗机构
降压药物
集中带量采购
经济负担
门诊费用
摘要:
目的:通过探究甘肃省公立医疗机构降压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剖析门诊高血压患者费用水平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医疗负担及医疗费用结构的影响。为降低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优化医疗费用结构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使用的降压药物相关数据源自甘肃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甘肃省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数据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取。通过医疗机构的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和时间变量将两个数据库进行关联,形成门诊高血压次均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数据库。在降压药物利用研究中,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开发的解剖治疗化学分类系统对药品进行编码和分类。随后,通过编码索引对应药品的限定日剂量,对降压药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动态数列法被用来描述甘肃省降压药物利用和门诊高血压患者次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而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则被用于分析甘肃省降压药和高血压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动。在评估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甘肃省降压药的用药负担及门诊高血压患者各项医疗费用的影响时,采用了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同时,采用秩和检验与 Spearman秩相关进行高血压患者门诊费用的单因素分析。广义估计方程和随机森林模型被用来分析门诊高血压患者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使用Stata17.0和R4.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1. 甘肃省 2022 年公立医疗机构共采购降压药 42.38 DID,累计采购金额3.04亿元,最常用的降压药类型为钙通道阻断剂,消耗量为15.34 DID,消耗量最大的降压药是缬沙坦,消耗量为 8.16 DID。一级医院降压药的消耗量最大,为15.53 DID,占比为 36.65%,这一占比从 2018-2022年逐年下降。 2. 甘肃省2018-2022年公立医疗机构降压药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0.79%;降压药的采购金额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Drug Cost, DDC)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 5.00%和 14.44%。降压药的用药结构变化明显,2018-2022 年降压药消耗量的结构变动度为 52.58%,其中,2020-2021年结构变动最为剧烈,结构变动度为34.27%。 3. 甘肃省 2018-2022 年高血压患者的次均门诊费用为 214.94 元,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 3.67%;次均药品费用为 178.19 元,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 4.90%。2018-2022年甘肃省门诊高血压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结构变动度为8.13%。 4. 甘肃省 2022 年医疗机构共采购中选降压药 30.29 DID 占总采购量的71.49%,采购金额为 9062.09 万元,占总采购金额的 29.79%。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甘肃省落地后,中选降压药 DDC 的降幅为 81.28%,高血压患者次均门诊费用的降幅为12.88%,次均药品费用的降幅为17.85%。使用中断时间序列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总降压药的 DDC、高血压患者的次均门诊费用和高血压患者的次均药品费用呈下降趋势。中选降压药的DDC在政策实施后大幅下降,并在低水平保持稳定。但是,未中选降压药的DDC在政策实施后呈上升趋势。 5. 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甘肃省高血压患者次均门诊费用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医疗机构高血压的次均门诊费用随就诊医疗机构的等级提升、用药负担DDC的增加、老年就诊患者的比例增加而增加,随药占比的增加、CCB和ARB消耗量的增加而减少。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是影响高血压次均门诊费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药占比和用药负担DDC。 结论:1. 2018-2022年甘肃省公立医疗机构降压药消耗量稳步上升且用药结构与全国降压药的用药结构基本一致,钙通道阻断剂为最常用的降压药类型。 2. 2018-2022年甘肃省基层医疗机构降压药消耗量占比最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3.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减轻了甘肃省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和经济负担,并且医疗费用结构未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 4.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甘肃省降压药的 DDC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选降压药在政策实施当月迅速下降,随后在低水平保持稳定,而未中选降压药的DDC在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呈现上升趋势。 5.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负担、增加中选药品的处方比例以及加强医疗费用结构监督是降低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