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制造业企业
企业创新质量
摘要:
近年来,为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积极出台了各类政策手段。在这些政策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税收优惠角色。实施这一政策,不仅有力地削减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本,进而激活其创新动力,而且还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经济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权威数据,我国创新专利产出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这无疑为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内的各类财税政策的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然而,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程中所起的确切作用及其贡献度,仍需深入探讨和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加计扣除新政作为政策切入点,利用2010年至2019年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这一政策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探讨。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详尽阐述了研究主题的内容构造与分析框架。接着,对加计扣除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展开了具体而深刻的讨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随后,本文详细说明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概念和内涵,认真梳理了其历史沿革,并指出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同时,本文罗列了相关数据图表,分类阐述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现状,并以此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证部分,本文选择以制造业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设置处理组(享受政策优惠的制造业企业)和对照组(被列于负面清单中的六大行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在做完这一工作后,本文选取研发投入这一变量展开了详细的中介效应分析,并对以上部分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另外,本文还就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规模大小以及技术水平,展开了细致的异质性研究,探讨了不同企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差异,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建议。
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本文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核心结论:首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该政策显著激励了制造业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较小,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质量;其次,研究进一步揭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民企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创新质量方面激励作用更为显著。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的不同细分领域中,该政策在高新技术行业内的影响力尤为突出。
基于实证分析部分的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具体建议,期望能为未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精细化调整和完善提供扎实的实证支持和有益的参考借鉴。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的研究文献中,多数研究者偏好采用诸如研发投入金额或创新成果产出等单一指标来衡量政策实施效果,而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深度分析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创新质量的视角,在实证研究中结合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分析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2)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多数聚焦于科技型企业,对制造业企业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然而,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因此,本文将研究焦点锁定在制造业企业上,选取了2010年至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深度探究该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产出产生的正面激励效应及其实际影响力度,从而使得研究结论具备更强的证据支持与说服力。
(3)诸多现存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学术研究,在进行企业异质性分析时,往往较少关注到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存在的技术水平差异。而本文则另辟蹊径,立足于其内部不同子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差异这一独特视角,将制造业子行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详细比较加计扣除政策对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