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绞痛
DRG分组路径
介入操作组
住院费用
费用差异
摘要:
目的:DRG支付在同一病组内采用平均值来实现支付定价。不同医疗机构的患者特征、疾病消耗程度、医疗行为的不同,导致住院费用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以平均值作为支付标准进行支付时,医疗机构的亏损和盈余差异可能给医院运营带来影响。收集2018~2020年某市接受介入相关操作的心绞痛患者真实历史数据,在对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精细化分组后,比较不同医疗机构在每一分组的费用特点及差异,并对当前DRG付费规则下按照平均值进行支付定价的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医院合理控费、有效提高竞争能力提供参考,并为DRG实施后的费用比较及改革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收集某市2018~2020年接受介入操作的心绞痛患者住院费用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和CV值测算,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影响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寻找,将寻找到的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降维,以进一步对变量进行筛选。筛选后的变量作为节点纳入决策树模型。分别对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进行决策树模型搭建,以对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精细化分组。分别比较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每一细分组内不同医疗机构的患者特点、住院总费用、日均费用和结构费用特点,并将每一细分组内不同医疗机构的住院总费用与该组平均值做差值比较,运用相关理论与实证数据,分析医院间费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平均值付费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结果:共收集到2018~2020年某市心绞痛支架组患者3065人,A、B、C、D四家医院患者人数分别为1157、801、16和1091人。单纯造影组共收集患者5076人,四家医院患者人数分别为1817、1339、1045和856人。支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50±2.83天,单纯造影组为6.14±2.70天,医院A在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的住院天数均小于其他三家医院。支架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49979.87元,其中医院C为四家医院中最高,为54708.85元,其次为医院D,54171.30元。支架组医院B住院费用最低,为44667.13元。单纯造影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7958.88元,其中医院A和医院C住院费用最高,分别为20210.18元和21661.31元,医院B最低,为14227.78元。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住院天数、操作数、医疗机构、重症监护室、卫生材料费、药费和医疗服务费是支架组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天数、合并症数、医疗机构、重症监护室、卫生材料费、医疗服务费和药费是单纯造影组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支架组决策树模型以住院天数为节点,将患者分为四组。单纯造影组决策树模型以住院天数和合并症数为节点,将患者分为四组。在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共八个细分组中,医院A和C仅在两个支架组产生少量结余,在其余六个组的实际费用均高于组平均值,若将组平均值作为付费标准,医院A和C会出现明显亏损。医院B在支架组和单纯造影组的八个细分组中,均会产生结余。医院D在三个支架组发生亏损,一个支架组产生结余,在单纯造影组全部结余。从住院天数和结构费用来看,医院A和医院B的平均住院日短,病床周转率高,但医院A的卫生材料费用明显偏高。医院C的主要业务为造影检查,其高额费用主要体现在卫生材料费、检查费和药费方面。医院D在支架组的操作数量远高于其他三家医院,卫生材料费和医疗服务费也为四家医院中最高,而在单纯造影组住院总费用和卫生材料费用远低于医院A和C。
结论:四家医院的费用存在较大差异。医院间费用差异与患者本身病情程度,如合并症数、入住重症监护室等,以及资源消耗情况有关。医院效率和行为也很大程度影响了住院费用,如住院天数、卫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检查及操作数量等。若以平均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不同医院间亏损和盈余情况相差较大,可能对医疗机构行为产生影响。在DRG分组中需进一步分析医疗机构间费用差异的原因,并在今后DRG改革中优化分组路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医保基金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