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刘德海
琵琶教学
人才培养
摘要:
琵琶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承载悠久的历史,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凝聚丰富的人文精神。古往今来,琵琶艺术代代相传,其血脉不断得到延续和壮大。21世纪琵琶艺术的传承发展任重而道远。人才培养乃第一要务,归根到底要依靠琵琶教学。音乐高校作为培养琵琶艺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振兴与推广琵琶艺术的历史责任。应潜心学习前辈们成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从他们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提升教学和教研能力。刘德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执教六轶,他在琵琶教育教学路上寻足探径,革新教学方法,创新育人理念,引领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琵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针对刘德海琵琶教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探索刘氏琵琶教学中的哲学思路、科学方法和实践路数,以期为当今琵琶教学带来有益启示。本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为《刘德海琵琶教学的哲学思想与核心理念》,首先梳理了刘德海先生的从教历程与教学贡献;其次分别论述了刘德海琵琶的“中和”思想、“情本体”、“金三角”理念这三个重要的思想与理念,探讨了它们在刘氏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为《第二章刘德海琵琶教学方法》,首先从琵琶的乐器属性与技术语言特性两个角度,来探讨刘先生对琵琶乐器的个性化解读;其次阐述了刘氏教学的技术系统与技术训练的方法要领;再次论述了刘氏教学中音乐二度创作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刘氏琵琶重奏课的授课理念和方法。第三章为《刘德海的教师观》,首先论述了刘先生如何看待师生关系;其次探讨刘氏课堂语言的运用,最后讨论了教师身份的转型。在本文的结语中,通过对上述三个部分的论述,笔者认为,刘德海先生在教学生涯中展现出一个坚定的民族音乐教育家的形象,是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一代楷模。刘德海先生的教学思想、理念与方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主张音乐情感性在课堂中的贯穿,重视“情”的价值,其次注重传统与民间音乐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技术教学中,注重系统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在人才塑造上,主张激发学生个体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学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传承人”为根本目标。笔者认为,刘德海琵琶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哲理性和人文性,引发我们对未来琵琶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等综合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研究,对刘先生的课堂录音、采访录音等音像资料进行记录加以整理研究,探讨刘德海琵琶教学中的哲学思想、先进理念、具体实践方法,以此完善对刘德海琵琶教学的理论研究,以期对琵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