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琴桌凳设计
榫卯结构
可拆装
摘要:
随着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运输的发展,传统榫卯结构无法满足机械化加工的要求。古琴桌凳为弹琴而设计,在结构上大多为传统榫卯结构。本文以古琴桌凳为研究对象,探讨榫卯结构与古琴桌凳的结合,利用榫卯的特性进行结构创新,同时考虑古琴特征及弹奏需求进行整体设计。实现可拆装、便于移动、携带和扁平化包装,大幅度降低家具生产运输成本。文章对榫卯结构面面接合、点结构接合、构件组合接合三种结合方式进行了梳理,分析榫卯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主要利用了榫卯的可拆卸性、装饰性、文化特性进行设计。古典琴桌凳在选材、造型、功能、结构上具有自己的特点:选材为砖石、硬木等适合琴音传导的材料;造型简洁少装饰,且琴桌高度比一般桌子矮,桌面更为细长,与它搭配的琴凳则要更高些;功能上可协调操琴者身体稳定性及传导琴音;结构选用传统榫卯结构,其结构稳固,设计科学。其中桌凳主要运用的榫卯有:攒边打槽装板、夹头榫、插肩榫等。目前市场上现代琴桌凳鲜有结构上的创新设计,并未体现传统榫卯结构的装饰性美感及可拆装结构特征。古琴桌凳设计实践中,从古琴造型、结构、装饰元素及色彩规律中提炼设计要素,选择古琴用户喜爱度较高的榫卯:透榫、燕尾榫、走马销进行可拆装的设计;分析古琴弹奏需求,包括古琴需摆放在靠近人的位置及人在琴头一侧落座的习惯等信息进行方案的具体设计。本课题研究以榫卯为主的可拆装结构形式,因此把琴桌凳的拆装方式设计为“部件加零件”的形式,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更便于用户拆装,减少重量。在琴桌、琴凳的腿部设计中将腿和纵向横撑进行固装,采用两两成组的方式,使得产品结构更稳固,零部件更精简。琴凳将榫卯结构与五金连接件相结合,保证结构的稳固,同时进行简化设计,使它能和古琴桌适配。以榫卯结构为基础,结合古琴特征及弹奏需求进行整体可拆装的古琴桌凳创新设计方案中,采用透榫结构制作的琴桌凳经琴友、专家、研究生多方评分后胜出。对最终方案进行工艺及技术分析,完成实物制作,对制作完成的实物进行评价分析,得到了多方肯定。本套古琴桌凳采用的外露榫卯结构稳固且极具装饰性,桌凳整体造型美观,拆装简便,功能实用,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本研究能为现代古琴桌凳设计提供样本,为榫卯结构在实木桌凳类家具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实木家具可拆装设计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