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声音可视化
秦腔伴奏
视听映射
数字活化
摘要: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秦腔作为梆子腔体系的鼻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尽管秦腔的名字广为人知,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冲击,秦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数字化时代,声音可视化带来的感官体验和艺术表达方式,可以拓宽秦腔音乐的表达维度,扩大秦腔的传播途径,是传统戏曲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数字活化和体验场域的拓展,为秦腔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本研究旨在探索声音可视化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以秦腔器乐伴奏为例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基于艺术学的角度,结合声学、计算机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秦腔的艺术表现语言特征入手,以秦腔音乐、秦腔乐器乐队的角度分析其听觉特征,以脸谱和服饰穿戴角度分析秦腔视觉特征,再切入到视听语言的整合,对声音可视化的原理以及视听映射的四种方式进行梳理,将秦腔器乐在形与色中的映射以及情感映射进行了探析,总结其视听同步对位规则,并在研究基础上,以数字影像为媒介,结合编程软件通过数字化程序对秦腔器乐伴奏进行声音可视化设计实践,实现在视听转换过程中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营造新的沉浸式感官体验。秦腔器乐伴奏声音可视化研究,将秦腔的视觉元素与听觉特征进一步的融合,在声音可视化设计这一载体中融合秦腔独有的音乐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构建视听映射方法,让秦腔焕发新生机,为传统民族音乐可视化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其他传统地方戏剧与声音可视化结合提供借鉴,让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在现当代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