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办校外教育机构
古筝教学
民乐教学
摘要:
2022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力加强课程内容结构化组织与实施。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公办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衔接,特别是进一步优化艺术实践性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促使学生通过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培养审美感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自信。作为课内艺术学习补充的校外公办校外教育机构的古筝兴趣班的教学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古筝兴趣班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这是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古筝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以P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古筝兴趣班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案例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P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六个古筝教学点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访谈,寻找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古筝兴趣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发现,首先,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古筝教学的教学点和教师数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导致新的教学理念无法落实到课堂中;第三,缺少符合新理念的校本学材;第四,缺少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以及合理的评价方式。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线上教学、送教下校等方式增加教学点数量;通过增设古筝名师工作室,带教新教师,壮大古筝教师队伍和提高师资质量;通过建立教学督导机制、增加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增加校外公办艺术教育机构的管理力度;通过组织编写团队,编制符合课改要求的古筝校本学材;通过确立评价依据、革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等手段,达到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