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演奏技法
情感表达
二度创作
摘要:
琵琶,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改良,成为如今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因其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和丰富的演奏技法,位居弹拨乐器首座,又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誉。
琵琶协奏曲《晚秋》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李博禅于2014年创作完成。标题“晚秋”二字的灵感源自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该作品借深秋之景抒离别之愁,作为一部诗意抒怀的民族器乐作品,作曲家用古诗词引入作品的情感基调,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戏剧思维巧妙融合,以耳不暇接的丰富技法,细致刻画出离愁别绪的种种姿态。作曲家以旋律当画笔,书写出了一幅晚秋画卷。该作品从调式调性到指法技巧都进行了比较大胆的尝试,在探索创作技法与演奏技法的同时兼顾音乐的可听性,为琵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四个部分对琵琶曲《晚秋》进行写作:第一部分概述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及调式和声特点;第三部分探究作品的琵琶演奏技法;第四部分总结作品的演奏情感处理。笔者通过对作品本体和琵琶演奏方面的研究,力求更深层次的了解感悟这部作品,以期更好的演奏诠释琵琶曲《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