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琴形制
价值特征
价值挖掘
文化创意设计路径
摘要:
文章基于设计学与文化遗产学的综合研究视角,以馆藏和个人收藏古琴为研究对象挖掘古琴形制价值,搜集实物、口述、文献和图像多种形式信息,探寻古琴形制价值转化思路。古琴作为文化遗产体系中可移动文物,文化遗产基础理论为古琴的形制价值研究提供了原则与方法。其中,“价值特征”将抽象的价值内容具象化,“价值取向”是古琴形制价值分类的理论基础。古琴物质价值脉络与信息价值脉络具有“有形—无形”价值存在的两种形式,两者在物质层面的积淀形成器物层与社会时代层级的价值特征,信息价值在非物质层面的积淀形成精神文化层级价值特征。
本文在价值真实性评估要素基础上构建挖掘路径,识别古琴价值历年文献价值要素,筛选不同价值层级内容,获取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价值要素。根据文物价值取向从器物层筛选形制尺度要素;社会时代层筛选斫琴法式、视觉审美、铭刻表达要素;精神文化层筛选形制思想要素挖掘古琴形制价值。形制尺度时代规律与材料工艺结合可判断古琴朝代,材料处理、徽位算法与灰胎技艺具有技术传承意义,呈现工艺价值。古琴视觉审美以自然与思想隐喻为主要设计取向,艺术人文风格从政治思想规范过渡至对隐逸生活方式的追求,呈现艺术价值。古琴文化价值体现了人文历史积淀,承载古人的时空观、社会观与世界观。铭刻蕴含实物文献属性,花押铭刻丰富了古琴的艺术形式。古琴在历代文人意志影响下形成深刻的琴道文化内涵。琴以载道表达文人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琴以修心传递文人的审美意趣。同时古琴被作为一种社会象征,成为获取群体认同、优化社会关系的工具。最后,文章探析价值转化应用方式。古琴形制工艺价值以传承为主,形制基因通过数字化原真性保护,木工艺、漆艺需要投入产品生产销售环节采取生产性保护。艺术价值经由视觉元素解析、提取、再设计应用于现代产品。利用古琴文化价值营造古琴文化场景与叙事性视觉设计两条路径完成文化遗产的资源化。
文章通过文化遗产价值概念和产品识别理论深入梳理,构建了古琴形制价值挖掘“要素—价值特征—价值”的逻辑关系,搭建由器物本体特征到文物价值的“价值筛选一价值归类—价值特征挖掘”的挖掘路线,并以挖掘的价值为基础提出古琴文化遗产传承和转化思路。拓展了古琴文化遗产价值研究的深度,同时为文化遗产价值的现代化应用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