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鄂尔多斯民歌
马头琴
演奏技巧
摘要: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乐器之一,从某种意义上,马头琴也是蒙古族的音乐文化甚至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在马头琴专业的学习道路上老师曾教导我们,做人也好学琴也罢,不能忘“本”,所以学习民族歌曲、传承传统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民歌是每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知所想而创作的歌曲。鄂尔多斯民歌以其鲜明的特点、独有的风格以及满腔的热情将故乡与众不同的韵味展现给听众。
本文将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三首鄂尔多斯民歌《巴音杭盖》、《银泉》、《亲王衙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三首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分析,发现三首民歌均为G徵调式的民歌,节奏型的运用以均分、切分、符点与后十六为主;旋律起伏细腻且大胆,其中大跳的运用将鄂尔多斯地域风格特色描写的非常生动;从三首民歌的歌曲结构上来看,均以起承转合为原则,互相呼应,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思维。其次,将马头琴前辈艺术家对三首民歌的演奏进行细致的记谱并对其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遵循演奏指序习惯增添某音来丰富乐曲;通过打弦作装饰音演奏乐曲;运用滑音演奏技巧增添柔美韵味;巧妙利用乐器本身的特性形成大跳突出音乐风格等演奏风格特点。最后,通过前辈艺术家的口传心授和自身所掌握到的演
奏技巧,去演奏这首鄂尔多斯“乃日”合奏,将其运用到作者毕业音乐会的实际舞台表演当中。
文章由绪论和三个章节的正文构成。其中,第一章为三首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分析;第二章为前辈艺术家演奏三首鄂尔多斯民歌的技术技巧分析;第三章为三首民歌的演奏处理与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三首民歌在本人毕业音乐会的舞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