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周桂笙
侦探小说
《毒蛇圈》
翻译小说
摘要:
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周桂笙,曾担任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杂志的“总译述”。20世纪初年,在西学东渐和“小说界革命”的浪潮中,作为文学翻译家的周桂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翻译观,开启了自己的小说翻译之路。他选择西方侦探小说作为其主要翻译对象之一,成为最早一批译介侦探小说到中国的先锋人物。周译侦探小说以晚清报刊为主阵地和传播媒介,以白话文和浅近文言文为翻译语言;这是译者所做出的翻译选择,体现出他启迪民智、介绍西方先进事物与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启蒙动机,以及输入西方先进小说技艺的文学“自新”意识。
周桂笙译著的侦探小说,尤以长篇小说《毒蛇圈》社会影响大,也最具特色和现代性。周桂笙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动,包括采用传统章回小说分回标目的形式重新划分小说章节,加入说书人口吻的开头、收束语,对慈孝情节的增加与突显和部分细节的中国化。同时,作为翻译小说的《毒蛇圈》,体现了译者的现代性探索与创新,包括较早引进西洋所有、中国所无的侦探小说类型,采用浅近活泼的改良白话进行翻译,以及对原作以人物对话开篇的倒装叙事方式的保留等。周桂笙在翻译侦探小说时,能够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西方小说创作特色,在译作中如实呈现。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于译作者对心理描写和肖像描写的重视。以《毒蛇圈》为代表的周译侦探小说,不仅保留原作的心理描写内容,还为人物增加内心独白。
周译侦探小说借助近代报刊,在清末民初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周桂笙不仅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介绍进中国,还启迪了国民的民权意识与法治精神,开阔了晚清读者的眼界。此外,周桂笙有意识地将侦探小说这一舶来品引入中国,引发了中国作家译介、创作侦探小说的热潮,开了侦探小说本土化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