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笙
乐器改良
民族乐器
摘要:
笙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自建国以后,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笙改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致使笙乐器在改良方面收获颇丰。不仅如此,笙在民族乐队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民族乐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本文将对建国以来的笙改良进行具有专题性质的研究。
本文由导言、四个章节以及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言这一部分由时间界定、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五部分构成。正文的前三章将建国至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段时间按照历史阶段分成了三个时期,第四章是对建国以来的笙改良进行了回顾与思考。第一章为第一时期:建国至1966年。以新中国成立给国家及社会带来的全新变化为基础,联系笙改良实践,呈现出笙改良具有音域双向扩展的特征,进而追求笙身份地位的嬗变。第二章为第二时期:1966年至1976年。通过分析文艺下乡活动以及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等时代背景,阐述笙改良的具体实施举措,从而总结出该时期的笙改良注重改善音量方面,也从中发现了多人合作促改良的特点。第三章为第三时期:1976年至21世纪初。本时期的笙改良受到国家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笙改良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出这一阶段的笙改良注重填补半音的特点,追求十二平均律,进而扩大了笙曲作品的创作范围,影响着创作的发展。第四章是对笙改良的回顾与思考。首先,阐述笙改良的发展脉络。其次,从笙改良、笙曲创作、演奏技巧三方面总结笙改良的贡献与局限。再次,分析了笙改良对民族乐队发展的意义。最后,对笙改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的论述以上述的研究为基础,对建国以来的笙改良进行了总结。
本文通过将笙改良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一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梳理每一阶段的笙改良实践,总结每一阶段的笙改良特征。除此之外,还通过时代背景与改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辩证的思维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而对笙改良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可以给笙改良提供理论支撑,也希望给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