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遗文化
侗族琵琶歌
德育价值
实现路径
摘要:
侗族琵琶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项目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劝导人们要行善积德,这对于培养当代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侗族琵琶歌逐渐被人们忽视,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德育价值难以实现。目前,学术界对非遗文化侗族琵琶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传承与旅游资源开发上,研究其育人价值的成果相对少。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相关理论。通过实践调查开展研究,挖掘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探求其时代德育价值。
本研究从分析侗族琵琶歌中德育资源所具有的时代价值,论证其研究的必要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育人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教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论等多视角进行研究,为保护好、传承好和发展好侗族非遗文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发现了侗族琵琶歌德育在内容、形式、特征的呈现。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几个方面价值进行挖掘阐述,相应地提出增强侗族琵琶歌保护意识,整合侗族琵琶歌德育资源、优化侗族琵琶歌德育环境、实现侗族琵琶歌的现代转型等具体路径,使其德育价值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