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琵琶记》
玩虎轩
文本
插图
摘要:
明中后期由书坊刊刻的《琵琶记》版本众多,呈现出“一本一稿”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展现出当时出版业的繁荣,更展示了文人阶层对《琵琶记》的深厚兴趣和广泛参与。正是文人阶层的参与使得《琵琶记》“古本”与“通行本”两大系统之间形态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丰富了《琵琶记》的文学价值,也为其图像资料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玩虎轩本《元本出相琵琶记》作为一部叙事性戏曲,以伦理道德教化作为创作的核心主旨,通过双线并行的情节结构,将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相连。并且玩虎轩本的插图作为明代戏曲插图艺术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绘刻者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展现出徽派风格的细腻与精致,推动了戏曲版画的文人化进程,为后世的戏曲插图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戏曲插图本中“文本”与“图像”的相互融合,使得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玩虎轩本中的插图作为叙事性图像与文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深化了“图文相生”的叙事内涵。并且玩虎轩本的插图不是作为文本的附庸,画面中展现出的故事情节、人物造型与环境刻画,展现出下层民众对戏曲文本的再思考和表达,更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进一步揭示出图像背后所附着的社会意识和时代文化。戏曲的文本和图像虽是两种不同的媒介,但二者相辅相成,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