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于右任
新闻实践活动
新闻思想
社会角色理论
摘要: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先锋人物,也是著名的报人和记者,同时在诗歌、教育和书法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一生创办了《神州日报》以及《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四份报纸,1907年到1913年是他新闻活动的高峰期。于右任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思想不仅影响、改变了当时的舆论环境,推动革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更是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极大贡献。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社会角色理论,一个人角色的一般过程与行为可以分为角色学习与角色期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融合等。本文旨在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切入,分析于右任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扮演了哪几种角色,这些角色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角色扮演中不同角色在新闻思想中的表现,以及于右任报刊思想中体现出的角色冲突与角色融合。试图从全新的理论角度梳理于右任的办报经历与新闻思想,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角色学习与角色期望阶段分析于右任不同角色形成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于右任的角色学习与角色期望阶段,总结出于右任具有三个不同的角色认知,并分析出不同角色形成的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角色形成原因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独特成长经历的塑造、自我的角色期望以及革命派对报刊工作的重视。“关学余脉”角色形成原因有:陕西地区浓厚的关学氛围、自小受到的关学教育、贫苦的生长环境以及“为人民办报”的自我角色期望。“专业报人”角色形成的原因包括:对报刊的关注与向往、在上海感受到报刊的力量以及在报刊发文经历中明确了办报志向。在角色扮演阶段,文章首先梳理于右任四份报纸的办报经历,然后从新闻实践活动中分析其新闻思想。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于右任的新闻思想体现在反对帝国主义、监督政府、倡言革命;作为“关学余脉”,他的新闻思想体现在为民请命、为国建言,引导舆论,塑造国民精神;作为“专业报人”,他坚持言论的“公正”,呼吁新闻自由,并且提出报人的自律原则。从角色冲突角度切入分析于右任新闻思想中的缺陷以及原因。本文从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内冲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角色间冲突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专业报人”的冲突导致于右任重视社论而忽视新闻、新闻报道缺乏准确性,“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关学余脉”的冲突导致他关注民生而忽略民生主义。角色内冲突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角色准备不足导致的缺乏理论宣传以及对“专业报人”角色期望不明确导致的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性偏差。从角色融合角度分析于右任新闻思想的贡献。从内容角度看,于右任的新闻思想着重宣传“三民主义”,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从形式角度出发,于右任的新闻思想中注重宣传策略和技巧、对新闻的连续报道以及版面编辑多样化体现出他新闻业务方面的创新,对当时的报刊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