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分层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校资源
学校氛围
学生成绩
中介效应
摘要:
重点大学中低社会阶层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的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只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外在表现。社会分层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否发生在人生早期阶段,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则涉及社会公平底线。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替代性指标的测量方法、社会分层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以及学校氛围变量对社会分层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一编制了家庭拥有物量表,采用家庭拥有物参数替代综合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标,解决了小学生被试无法提供准确父母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信息的问题,并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群体水平模型直接估计学校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研究二从性别、非线性特征和时间变化角度分析了家庭SES和学校SES、学校资源等社会分层变量对学生成绩的预测效应,并通过家庭SES的方差函数模型深入探究学生成绩变异在家庭SES分布上的变化。研究三对学校氛围变量在社会分层变量和学生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做了分析。研究通过对42所学校的1234名学生从4年级起追踪3年6次数据收集,在重复测量、多水平模型、群体水平IRT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支持下,分析社会分层变量对学生成绩的预测效应,获得结果如下: 1.家庭拥有物参数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可靠的替代性指标。当被试为低年级学生因认知发展水平限制难以提供准确的父母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时,使用家庭拥有物量表收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信息经济有效,尤其在对认知水平和SES关系的研究中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缺失值造成的分析结果系统性偏差。 2.学校对群体水平IRT模型拟合良好,群体水平IRT模型估计学校社会经济地位的结果与个体水平估计再平均的结果一致。 3.家庭SES效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家庭SES越高学生成绩越好,但是这种关系到了最高点以后,学生成绩会随着家庭SES的提高略有下降。学生间变异与家庭SES高低有关,学生间变异随着家庭SES的增长逐渐缩小,到最低点后又随SES增长稍有增大。低SES家庭的男生间变异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学生,中等SES和高SES家庭男女生变异分布集中。 4.家庭SES平均效应没有因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多而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不同等级家庭SES学生的内部变异显示不同的时间变化趋势。中等和高SES家庭学生间变异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低SES学生间变异在各个测量时间点的大小接近。 5.学校平均SES越高学生成绩越好,学校SES标准差越大学生成绩越差,但其效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校平均SES和学校SES标准差与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学校平均SES和学校SES标准差引起的学生成绩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 6.学校资源变量中学校计算机台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能够显著预测学生成绩,高学历教师比例具有更强的效应,随着时间推进高学历教师比例中等组学校的成绩显著提高,扩大了与低比例学校的差距。 7.学校SES变量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均不能改变家庭SES效应的强度和方向。低SES学生进入高SES学校成绩没有显著高于在低SES学校就读的其他低SES学生。不同等级的高学历教师比例之间家庭SES效应没有显著差异。高学历教师比例与学校SES标准差之间未发现显著交互作用。 8.个体水平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家庭SES与学业成绩的中介变量,但其对学校水平的分层变量SES标准差和高学历教师比例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学校水平的氛围变量也能够被社会分层变量显著预测,但它们对学生成绩的预测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