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庭资本
阶层认同
社会分层
摘要:
阶层认同作为一种主观层面的感知,也是客观社会分层结构的主观反映,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息息相关。以往研究主要从结构地位论、历史文化论、国家中心论,以及精英策动论四条分析路径出发,研究各种客观因素对阶层认同的影响。在“家本位”下的中国社会,家庭与个人的联系尤为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流动加快,本文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现状,以青年群体这一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研究对象,将家庭资本引入阶层认同分析框架中,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7的六期数据为基础,将家庭资本划分为四个维度,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状况并考察此影响作用随着社会变迁是否发生了变化,结合社会性别视角和城乡二元分割情况,分别考察了此影响的性别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另外,为了考察青年群体对于自身未来阶层地位的期望,将未来阶层认同预期作为因变量,考察家庭资本对其的影响情况。最后,结合教育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以及教育普及和大学扩招的社会现实,将受教育程度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是否存在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家庭资本越丰富,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等级越高;从2010年到201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家庭经济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而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政治资本对阶层认同的促进作用则有所提高;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与女性青年相比,家庭经济资本对男性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作用更强;家庭资本对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作用在城乡青年中无显著差异;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的未来阶层认同预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也就是说,家庭资本丰富的青年不仅在当下拥有更高的阶层认同,对未来自身地位的期望也更加乐观;受教育程度在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即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当前阶层认同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像理想中那样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遭到削弱,而个人受教育程度在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未来阶层认同预期的影响作用中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能够削弱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未来阶层认同预期的正向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家庭结构的衰落和个体化进程的推进并未使得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完全脱离家庭,先赋性因素依然对中国青年的阶层地位认知有重要影响,甚至在会在未来长时间内持续影响青年的阶层认同状况。城乡二元分割下的家庭资本对城乡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此影响在性别中的异质性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教育作为社会阶层跃迁的重要途径并未削弱家庭资本对青年群体阶层认同的正向影响作用,可以说,受教育程度对个人阶层地位的提升作用没有过去那么明显,但教育在中国社会中对于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意义依然存在,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能够使青年群体拥有对自身未来社会阶层地位的积极预期。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减少先赋性因素所导致的阶层垄断,优化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结构,更好地发挥青年群体这一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