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药代表
社会角色
对策
摘要:
研究背景
医药代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最初角色期望产生偏离,向药品销售员、药品推销员等角色形象靠近,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医药代表直接参与商业贿赂,使出浑身解数让医生“多开处方”、“开大处方”,损害医生决策的客观性,影响科研诚信,催生了“一药多名”现象,并不断抬高越来越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等。这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危及到群众的用药安全。随着药品购销活动系列腐败案件频频被媒体曝光,“带金销售”、“药品回扣”成为了医药代表的代名词,行业形象严重受损,职业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激烈,医药代表角色作用增大。加上药品种类复杂及相关政策环境影响,医药代表工作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为使医药代表正确发挥其职业价值,解决医药代表角色失调引起的相关问题,应对新形势下经济、政策等环境变化对医药代表提出的挑战,对医药代表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相当必要且迫切了。
目的
立足于当前医药代表在我国医药行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本课题从医药代表这一职业的微观角度出发,用社会角色相关理论对医药代表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让社会大众了解医药代表,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促进我国医药代表职业健康发展。
阐述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明确角色定位;总结我国医药代表的发展历程,梳理角色扮演路径;结合问卷调查法初步了解医药代表现状,以求客观描述角色扮演现状;指出医药代表职业发展困境,角色失调严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医药代表角色失调的原因及角色整合对策。从医药企业、医药行业、医疗机构、政府、社会等多层次多角色的扮演情况具体探讨医药代表角色失调原因。结合国外医药代表相关经验的启示,探讨国内医药代表角色整合的策略。意义
关于医药代表相关问题及策略的研究,在经济学中和管理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医药代表在决定企业效率、推动医药卫生改革和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本课题对医药代表角色扮演现状、角色失调原因进行分析,以促进医药代表角色整合,发挥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有助于解决我国医药代表面临的尴尬处境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我国现有的几百万名医药代表其更好的发挥信使和桥梁作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维护患者、医生、医药代表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方法
本课题引入全新的分析视角——“角色理论(Role Theory)",结合卡恩的“重叠角色组”模型相关知识,来对医药代表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理论就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体或组织行为的一种理论,包括角色期待、角色形成、角色扮演、角色规范、角色差距、角色调适和角色整合等内容。目前,角色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哲学、经济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方面,在卫生管理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借鉴“角色理论”全面审视我国医药代表角色扮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预调查、系统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期更好地分析其存在理由、剖析其功能发挥、解析其现实困境和探析其发展方向。
内容
1、医药代表角色定位
医药代表的诸多角色期待:医师了解药品知识的需要、医药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医疗卫生需求的需要等,它们的综合便成为了医药代表存在的理由。医药代表是隶属医药生产或经营公司,以正确使用和普及药品为目的,代表公司同医疗人员接触,提供有关医药品的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等信息服务,并负责信息收集、信息传递等工作的业务人员。医药代表的健康运行能够促进用药的合理、有效、安全性,促进医药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
2、国内医药代表角色扮演现状
我国医药代表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引进时的健康发展期、90年代末的活跃混乱期及2000年后的整顿规范期。新形势下,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医药行业竞争激烈,医药代表角色作用增大,医药代表工作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医药代表角色确定基本由各类型医药企业具体操作,无统一门槛;角色学习方面,从业前五花八门,学校教育居多,在职教育没有相关培训制度保障;到角色实践时,医药代表就更多的倾向于向药品销售员一样工作,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OTC代表和临床医药代表,其中医药终端市场所占份额大。当前相关管理制度及模式下,医药企业过分鼓励医药代表提高销量,医药代表角色不明、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现象普遍存在。医药代表角色失调严重使得行业形象一落千里,职业发展陷入执业困境、制度困境、治理困境等多重困境。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医生决策的客观性、影响科研诚信、滋生虚假科研、催生了“一药多名”现象、危及到群众的用药安全,并不断抬高愈来愈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阻碍了我国卫生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