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风琴艺术
音乐社会学
多元化
山西高校
文化认同
摘要:
手风琴作为一门外来乐器,从传入中国到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线上升的过程。手风琴专业作为键盘专业的分支,在全国各大专业艺术院校和高等教育师范类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均有开设。山西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0所,而山西大学是山西省音乐专业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学府之一,为山西省各个音乐类院校培养了90%以上的专业教师;山西省的忻州师范学院成立于1958年,音乐系中也开设有手风琴专业;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1951年,这是2000年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院校。从一定意义上讲,山西省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是以这三所学校的手风琴发展为核心的。近年来,手风琴学习热潮已逐渐降温,并且出现手风琴“基层学习热,高层学习冷”的现象。笔者通过对山西省社会生源的调查和对三所大学的手风琴发展现状描述,从音乐社会学角度来横向分析山西省手风琴艺术发展现状,总结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对今后山西省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选题不仅对山西省手风琴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其它外来乐器进行本土化改造,以及其它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同样有着启示作用,即:音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传必求通”的发展思路,同时也要考虑受众群体对专业的认知性---文化的认同,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使艺术形式多元化,将音乐形式挖掘的更加充分和全面,易于大众接纳。论文分四章,第一章对山西省手风琴发展情况做介绍,其中对山西省的手风琴社会生源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对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大学进行介绍,并简要说明山西省手风琴艺术发展所涵盖的音乐社会学观点;第二章是对山西省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主要是从山西省手风琴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两方面简单叙述,以一个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叙述;第三章是山西省手风琴艺术发展的音乐社会学分析,对山西省手风琴社会生源和高校中专业学习者进行宏观观察,进行音乐社会学分析,并将受众群体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图表形式进行分类,阐述手风琴发展现状,总结出音乐社会学中音乐社会生产的本质;第四章是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对山西省手风琴发展的思考与总结,找出山西省手风琴的发展应遵循的规律,并从受众群体和手风琴主体来进行思考,对受众群体进行启发和引导,将手风琴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思路,通过横向的多角度的比较,以个案研究来论证山西省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山西省手风琴的发展是由各个院校手风琴艺术、大众需求和专业的创作群体等因素共同推动的。山西三所大学的手风琴学科和社会中业余手风琴学习者基本代表了山西省手风琴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手风琴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从客观因素上,要丰富手风琴的艺术表现形式,遵循“传必求通”的音乐社会发展思路。主观因素上,通过面向大众宣传和儿童普及,对受众群体多加启发和引导,多渠道增加群众对手风琴音乐的文化认同,推动手风琴艺术在山西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