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旅游危机
丽江市
社会角色
危机生命周期
管理机制
摘要: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高关联产业,极易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被大规模应用,人们交流与资讯获取方式更加便捷和迅速。旅游资讯的获取和旅游出行的选择更多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讯息。随着旅游业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旅游危机爆发不确定性增加。旅游危机除了突发性、紧迫性和危害性等,还具有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如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形成各种舆论真假难辨的消息交织,舆论观点一边倒和不易控制等。近年来,我国旅游危机事件频发,暴露出地方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时代不相适应性等问题,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探讨置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存在问题和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危机管理机制。本文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急迫性和问题的典型性作为标准,选取丽江市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丽江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现状基础上,以丽江市典型的旅游危机事件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进行分析。从社会角色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两个视角切入,以“丽江11 · 11打人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旅游危机管理相关的社会角色定位以及危机生命周期的阶段表现、不足和各阶段涉及的主要群体因素,探讨构建旅游危机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社会角色参与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即建立在潜在期建立分角色防御机制,在突发期建立“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互动机制,在蔓延期建立核心角色冲突处置机制,在恢复期建立多角色合作重建机制。该机制旨在实现旅游危机的层层防范与处置,让旅游危机扼杀在潜在期,平息在突发期,隔离在扩散期,快速进入恢复期。当前,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有助于把握旅游危机的发展规律和应对旅游危机做出科学决策,提升旅游危机的预警和处置效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丽江市旅游胜地的形象维护与重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