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镁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度、生物可降解性及储氢潜力等特性,被誉为“21世纪绿色材料领域的战略核心”.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镁合金已成为航空航天轻量化、新能源装备高效化、生物医疗创新化及氢能战略实施的关键材料,其突破性发展关乎国家高端制造自主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然而,我国镁科学与技术仍面临基础理论薄弱、关键工艺受制、跨学科协同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基础研究突破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从材料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创新链条.在此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第339期双清论坛——“镁内禀功能拓展中的科学问题”,论坛名誉主席由徐南平院士担任,执行主席由丁文江院士、魏炳波院士与葛均波院士担任,与会的镁合金相关领域专家以报告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讨,详细梳理了镁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了集中反映我国学者在镁合金设计、加工、应用三大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特组织出版这期“镁科学与技术的现状、突破与未来”专题.此专题共载有4篇文章,其中3篇为评述文章, 1篇是研究论文.这些文章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材料学与实验研究深度耦合的材料设计方法,加速耐蚀/高强镁合金的智能设计;跨尺度组织调控技术突破性能瓶颈,推动镁基材料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提升;医工交叉与能源材料创新开辟全新应用场景,拓展镁金属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