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
中学生物学
摘要:
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都预示着21世纪的教育要符合当前发展趋势,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应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要使人才素质得到提升,这当然离不开教学改革,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BOPPPS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课前测试(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课后测试(Post-assessment)、课堂总结(Summary)的六个教学环节,其核心是参与式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目前BOPPPS教学模式在高中教育阶段和生物学科的实践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尝试将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入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以探讨该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否具有显著效果。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并整理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一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度低,不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一线教师教学模式固定,教学形式单一,核心素养达成不理想。在此基础上,采用符合该校学情的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设计的教学方案并展开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以高一年级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结合教育实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该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及生物学教师进行调研。同时依据课堂观察、后测数据以及学生成绩,分析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对课堂师生活动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实践研究的数据显示,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前后实验班学习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实验班后测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前后测的标准差由7.194降至4.634,表明实践后班级学生成绩也更加集中。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也有所提高,课堂表现也更加积极,参与度得到提升。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课堂的重点难点,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动机,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紧跟教学进度并主动质疑请教。通过访谈高中生物教师对实践后的看法可知,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更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