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肠杆菌
小儿
感染
抗药性
摘要:
目的动态分析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控制及耐药性变化,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大肠埃希菌按照常规培养及鉴定的方法进行培养鉴定,通过药敏卡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大肠埃希菌患儿人群分布来看,<1岁患儿39.4%,1~6岁患儿占32.4%,7~13岁患儿占28.2%。分离出340株大肠埃希菌标本,其主要分布在儿童内科,合计132株,占比38.8%;其次为外科,合计104株,占比30.6%;第三位为急诊科,合计36株,占比10.6%。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从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合计150株,占比44.1%;其次从大便检出90株,占比26.5%。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检出的大肠希埃菌340株,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204株,检出率60.0%,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136株,检出率40.0%,各年大肠希埃菌构成比分别为30.0%、31.8%及38.2%,而各年产ESBL型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60.8%、63.0%及56.9%,各年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9.2%、37.0%及43.1%。对2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没有产生耐药性,阿米卡星、厄他培南耐药率为0.6%,可首选以上3种药物,对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头孢类(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及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其他药物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达82.1%,头孢唑啉的耐药性高达67.9%。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超过60.0%,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四环素类(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于5.0%,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非产ESBLs的菌株对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及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30.0%,而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为0。结论大肠埃希菌对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厄他培南是敏感度较高的药物,但目前已经出现耐药菌株,故为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需根据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加强耐药性监控,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