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波消融
活体肝
正常兔
摘要: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评估正常兔肝微波消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兔肝为实验对象,分左、右肝叶进行消融参数探索:左肝叶消融参数分别为功率25 W、时间2 min,功率30 W、时间45 s,功率30 W、时间1 min;右肝叶消融参数分别为功率30 W、时间2 min,功率35 W、时间1 min,功率40 W、时间45 s。通过预实验选取大体病理标本消融区范围完整且趋于圆形的消融参数进行肝微波消融术;术前及术后即刻应用SWE测量左、右肝叶消融区大小即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线,以及消融区中心(a点)、边界(b点)、边界以外5.0 mm处正常肝脏组织(c点)3个位置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同时应用超声造影测量左、右肝叶消融区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线;比较SWE、超声造影及大体标本测量的左、右肝叶消融区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线。取a、b、c点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及NAD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左、右肝叶a、b、c点NADH黄递酶表达的颗粒数量及累积光密度值(IOD);分析左、右肝叶a、b、c点Emean与NADH黄递酶表达的颗粒数量及IOD的相关性;以HE染色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mean判定b点组织凝固性坏死的截断值。结果左肝叶功率30 W、时间45 s,右肝叶功率35 W、时间1 min时大体标本完整且更趋于圆形,故以此作为本实验的消融参数。共90个有效消融区,其中位于左肝叶38个,右肝叶52个;SWE、超声造影及术后大体标本测量的左、右肝叶消融区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右肝叶术后a、b点Emean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点Emean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肝叶术后Emean均以针道为中心向外递减,a、b、c点Emea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左、右肝叶术后b点E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肝叶a、b、c点Emean与NADH黄递酶表达的颗粒数量、IOD均呈负相关(r=-0.733、-0.701、-0.721、-0.689,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Emean截断值为22.31 kPa时,判定b点组织凝固性坏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可信区间:0.740~0.917,P<0.001)。结论SWE能准确评估正常兔肝微波消融术后消融区大小,反映其组织硬度变化,当Emean为22.31 kPa时提示兔肝细胞失活,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其有望成为微波消融术后监测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