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膝关节炎
MRI
预后
摘要:
目的目的探究关节MRI特征定量分析与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远期手术需求的相关性。方法方法将2023年10月-2024年9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2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完善膝关节MRI检查,并在入院后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再次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再次手术组及非再次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患者入院时MRI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骨性膝关节炎患者手术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上述影响因素预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手术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最后共13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再次手术组含患者31例,非再次手术组含患者10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再次手术组的BMI、VAS评分及WOMAC评分明显高于非再次手术组(均P<0.05);再次手术组患者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异常比例、胫骨隧道直径、股骨隧道直径、胫骨平台外侧后倾角均明显高于非再次手术组(均P<0.05),而髁间窝宽度明显低于非再次手术组(P<0.05);无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异常、髁间窝宽度过大是防止患者再次手术的独立保护因素,而胫骨平台外侧后倾角过大则是影响患者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示胫骨平台外侧后倾角、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异常及髁间窝宽度联合预测再次手术的AUC为0.882,显著高于胫骨平台外侧后倾角、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异常及髁间窝宽度的单一诊断价值(Z=2.286,3.687,2.836;均P<0.05),此时判断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75.5%。结论结论MRI特征定量分析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远期手术需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术后观察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