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胃肿瘤
化疗
未满足需求
发展轨迹
潜类别增长模型
经济毒性
摘要: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化疗期间未满足需求水平,分析其动态变化发展轨迹及对化疗经济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385例胃癌患者,分别调查患者第1个化疗周期(C_(1))、第2个化疗周期(C_(2))和第3个周期(C_(3))未满足需求水平及化疗结束后的经济毒性。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分析患者未满足需求发展轨迹类别,并比较不同类别患者经济毒性的差异。结果最终368例患者完成全部资料收集,调查对象有效应答率为95.58%(368/385)。随着化疗的进展,患者未满足需求评分逐渐升高,C_(1)、C_(2)、C_(3)的未满足需求得分分别为(35.54±5.44)、(47.32±6.45)、(58.19±11.81)分,分为"中-低水平快速上升组""中水平逐步上升组"和"中水平平稳组"3个潜在类别,其中中-低水平快速上升组122例(33.15%),中水平逐步上升组167例(45.38%),中水平平稳组79例(21.47%)。中-低水平快速上升组的经济毒性评分最低,中水平逐步上升组其次,中水平平稳组最高,3组的经济毒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经济毒性阳性患者占比分别为45.90%(56/122)、28.14%(47/167)、18.9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化疗期间患者未满足需求呈现中等偏高水平,且随着化疗进程逐步上升,其变化轨迹可分为"中-低水平快速上升组""中水平逐步上升组"和"中水平平稳组"3个潜在类别,不同未满足需求轨迹类别患者的经济毒性存在差异,未满足需求呈现上升或快速上升患者面临的经济毒性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