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恒温晶体振荡器
驯服与守时
秒脉冲
摘要:
随着近些年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航天和电子等领域对基准时钟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高精度原子钟价格昂贵,且体积大不易运输,相比之下,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成本较低,但是达不到原子钟的性能指标。如果用高精度原子钟作为参考源对石英晶体振荡器进行驯服,则又会受到场景和成本的限制。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善,卫星搭载的原子钟可以发射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秒脉冲(1 Pulse Per Second,1PPS)信号作为参考源来实现远程授时。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的1PPS信号作为参考源,对恒温晶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进行驯服,从而设计出能够有效追踪和锁定卫星信号的基准时钟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分析卫星授时系统和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建立晶振的数学模型,结合锁相环分析本研究所需的模块功能,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包括STM32、FPGA、恒温晶振、北斗接收机、相位差检测和数模转换六大模块,通过硬件电路设计完成各模块的协同,实现了系统级板卡。
(2)设计对恒温晶振的分频算法,利用北斗卫星信号分频出本地1Hz信号,同时通过序列检测对接收机信号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当丢失参考源后定时生成补偿脉冲。分析了系统噪声的主要来源是1PPS信号的相位抖动和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设计Kalman滤波算法对相位差数据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在对恒温晶振进行压控调节时,为了保证晶振输出信号的稳定,在数模转换前对压控电压进行PID控制,延长一次调节的时间,使得恒温晶振控制电压的变化更加平滑。
(3)卫星参考信号由于天气等原因导致失效的时候,研究设计了一种恒温晶振的守时模式算法。通过前期对恒温晶振老化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晶振的老化率,对其进行老化补偿,提高了基准时钟源系统的自保持能力。
(4)搭建测试平台对基准时钟源驯服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准源系统能够在北斗信号有效时对其进行追踪锁定,锁定时基准源授时精度能够达到30ns以内。设计的守时模式在系统丢失卫星参考源信号12小时后,能够使精度控制在50us以内,相比自由运行提升约一个量级,晶振的老化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