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大块相关器
无迹卡尔曼滤波
矢量跟踪
惯导辅助
抗干扰
微系统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通常淹没在噪声下20~30d B,其使用码分多址的技术对导航信号进行调制,尽管有比较大的增益,但是在较强的干扰或者较低的信噪比环境下,接收机无法解调出正确的导航卫星信号。当传统的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遇到干信比超过40d B的压制式干扰信号时,会因为信噪比过低而无法捕获到卫星信号,无法解调出导航卫星电文,从而不能获取卫星的历书、轨道参数等信息,进而无法实现卫星定位。当前惯导和北斗导航成为导航系统的标配,信息融合抗干扰能够利用现有资源,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抗干扰性能。论文从北斗信号处理的流程出发,对信号捕获和跟踪过程中信息融合抗干扰方法以及微系统实现过程中引入的新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目前阵列天线、惯导辅助等单一类型的抗干扰方法在应用中的诸多限制,提出一种将信号体制和用户终端技术相结合的抗干扰方法。论文打破了不同类型抗干扰方法的壁垒,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在设计中包含的抗干扰特性,提出了将抗干扰算法重新回归到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本身的论点,并基于北斗用户终端中主流的信号处理算法,通过较为简单的外部辅助结构,优化现有信号处理的架构,以获取更高的抗干扰性能和更为精简的抗干扰接收系统,本文的研究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抗干扰的优势,并得出结论卫星导航体制抗干扰有着较大的潜力。2.针对干扰环境下,传统的捕获方法在载波频率、码相位、比特同步、帧同步不容易同时收敛的问题,论文基于大块相关器算法,提出了一种多维度捕获的方法。北斗/惯导微系统将载体的初始位置以及卫星历书,融合惯导辅助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在大块相关器捕获过程中进行卫星径向多普勒的补偿,实现长时间的相干积分,对干扰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在载波频率、码相位、导航电文以及导航电文位边沿四个维度进行搜索,实现目前两种体制北斗卫星信号的多维度捕获,同时对大块相关器在频谱细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3.针对传统抗干扰的矢量跟踪算法运算量较大,以及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使用开环的UKF滤波器取代矢量跟踪预滤波器的传统环路,既可以降低矢量跟踪环路的运算量,又可以提升干扰环境下的牵引范围和跟踪精度,论文同时提出了UKF滤波器对应的环路反馈方式和噪声协方差矩阵计算方式,并且证明了UKF滤波器比传统的二阶锁频辅助三阶锁相环有着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更低的跟踪误差。4.目前北斗/惯导微系统需要外接阵列天线才能具有抗干扰功能,导致北斗接收系统体积过于庞大,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提出抗干扰北斗/惯导微系统的新结构,可以适配抗干扰单天线,从抗干扰算法运算量、软硬件单元性能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新结构的可行性,基于新结构实现大块相关器算法、北斗和惯导深组合矢量跟踪算法、导航定位解算等功能,并进行了面向应用的系统仿真,确保微系统的性能达到预期,新结构使得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体积、功耗更适合实际应用。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同时展望了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空间应用新一代制导与控制微系统等项目的设计论证、开发与测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