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语言维度
交际维度
文化维度
搜商
摘要:
绿色建筑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降低生态足迹的建筑理念,它能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篇报告是以《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的第四章为源文本所做的翻译实践报告。所选专著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于2009年出版,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书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能源与大气框架下绿色建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方案,具有较高的翻译实践和研究价值。
生态翻译学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进化论和翻译学的结合,二者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同时为笔者的翻译实践报告提供了较新的理论框架依据。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翻译工作的核心、强调了生态翻译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从语言、交际和文化这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也就是“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笔者选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转换”的方法,努力实现源语与译语之间的“生态平衡”。具体而言,主要采取了下列转换策略:一、语言维度上,主要通过词性转换、句式重组及注释等方法,以实现语义的准确传递;二、交际维度上,主要通过扩写和意译的方法,以实现原作的交际意图;三、文化维度上,主要通过对计量单位的转换,弥补文化空缺,避免因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读文本问题。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翻译过程中的典型译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各个维度下可采取的转换策略,基于建筑类文本的语言和行文特点,总结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当代译者应积极的通过提高自身搜商、合理利用翻译技术等方法来提高翻译能力。此外,译者也需要重视翻译伦理。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在提升自身非文学翻译能力的同时,总结建筑类文本的翻译策略,供翻译从业者参考,为今后此类文本翻译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