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深度调峰
气固流动
燃烧
传热
数值模拟
摘要:
随着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不断深入,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增加,火电机组将向基础保障性与系统调节性并重的角色转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因其独特的灵活性优势需要承担深度调峰任务。为此,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ow Dynamics, CPFD)方法,以某350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30%-90%范围的宽负荷工况条件,开展了炉内气固流动、燃烧以及传热特性的详细模拟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负荷下炉内三维颗粒浓度分布、并联多回路流动均匀性、三维温度分布及水冷壁受热面传热系数分布规律,并探讨了NOx生成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锅炉负荷的升高,循环流率增加,炉膛上部颗粒浓度增大,轴向S型物料浓度分布趋于平缓;同时,炉膛上下温差减小,温度分布均匀性增强,传热系数沿轴向衰减速率减小。在炉膛深度方向上,后墙壁面处颗粒浓度高于前墙,温度低于前墙,传热系数则高于前墙,且负荷越高,边壁与中心区的浓度差越大;宽度方向上,颗粒浓度、温度分布呈现较明显的对称性,但在炉膛中上部受水冷屏、过热器等悬吊受热面影响,各参数呈现波浪型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分离器的气固质量流率低于两侧分离器,且“一分二”的返料阀结构导致并联回路流动均匀性降低;低负荷工况下,并联多回路间颗粒流动均匀性有所改善,但水冷壁各壁面的传热系数偏差却进一步增大。此外,沿炉膛高度方向,NOx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负荷的降低,NOx原始排放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特征,拐点大约出现在50%负荷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