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汽车品牌
微电影广告
SICAS理论
传播策略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视频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来观看各种视频内容,网络视频吸引了大量网民的注意力,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将广告费用投向网络广告。当前网络短视频的发展使得微电影广告这种新型广告形式应运而生,大量的品牌尝试微电影广告,以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视频形式是展现汽车外形、内部构造和产品性能最好的方式,因此汽车品牌大都采用视频广告的形式宣传产品。微电影广告的兴起为汽车品牌的宣传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传统广告影响力日趋下降的状况下,汽车品牌商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微电影广告,认为微电影广告可以更好地替代传统广告,这也促使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成为了当下微电影广告的主要类型。论文主要研究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当前对于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内涵及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并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典型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总结和提炼出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论文对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对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进行基础性研究。认为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是汽车品牌主将品牌或产品信息以微电影的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影响或改变目标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有偿的信息传播活动。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发展至今经过了萌芽、产生、迅速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四个阶段。此部分还对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建构了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的框架。根据汽车品牌利益相关者理论、数字化媒体时代的SICAS消费者行为模式和传播效果理论,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框架是建立在阶段——策略——效果的过程之上,每个阶段采取某种策略来达到某种效果。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在互相感知阶段采用感知策略来获得认知效果,在兴趣互动阶段采用广告叙事策略获得情感效果,在建立联系阶段采用交互沟通策略获得态度效果,在行动购买阶段和体验分享阶段采用转化分享策略获得行动效果。第三部分依据传播策略框架,结合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案例,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主要包括:面向认知效果的品牌与消费者相互感知策略;面向情感效果的广告叙事策略;面向态度效果的交互沟通策略;面向行为效果的转化与分享策略。第四部分根据前一部分提出的传播策略,指出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认知层面,缺乏对广告受众的感知;情感层面,产品信息与情感叙事难以平衡;态度层面,缺乏话题的持续性和消费者参与;行为层面,广告的转化率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了解消费者,以整合传播促进品牌认知度;融产品于情感叙事,以共鸣提升品牌美誉度;引爆话题,以互动参与提高品牌信任度;提高转化率,打造品牌忠诚度。论文的重点在于建构一个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的框架,并在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传播策略,其目的在于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借鉴,同时也为汽车品牌在微电影广告的创作和传播上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