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品牌广告
多模态隐喻
概念隐喻
多模态品牌隐喻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电视媒体的普及,集多种模态于一身的广告已经成为企业宣传产品,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广告一般分为商品广告和品牌广告两类。品牌广告通过传播品牌理念和价值观等,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目前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对象多是商品广告,品牌广告作为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其多模态隐喻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科技品牌中的华为、联想、苹果、英特尔为例收集品牌广告,总共收集11个经典品牌广告图片以及5个品牌广告视频。本研究采取定性方法回答品牌广告图片和视频的多模态隐喻分类,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过程和其功能,并揭示中美科技品牌选取不同源域的区别和原因。得出的结论有:(1)中美科技品牌广告的多模态品牌隐喻分类为品牌是人,品牌是有机体,品牌是实体。这些品牌隐喻属于概念隐喻分类中的本体隐喻,即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把抽象、模糊的观念和状态等无形概念投射于具体的物质,实体或容器。以上品牌隐喻分类的源域多为图像表征,目标域多为文字表征或隐含。(2)多模态品牌隐喻将品牌视为个人,有机物以及实体,能够帮助受众者更容易理解品牌传达的信息,实现更好的认知效果,进而在受众者心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产生品牌认同感。(3)中美多模态品牌隐喻选取了不同的源域,从而使华为、联想和苹果、英特尔被赋予不同的品牌形象或品牌特性。华为和联想品牌表现艰难奋斗,百折不挠的品牌特质,苹果和英特尔则是创新开拓的品牌特性。这种源域选择的差异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因素导致的。具体来讲,中国品牌崇尚艰苦奋斗的文化,且全球化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相反,美国崇尚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且其经济统治地位使其品牌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更低。通过分析中美品牌广告的多模态隐喻,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多模态隐喻的应用研究,也帮助受众理解品牌广告的含义,为未来的品牌广告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