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告仪式化传播
品牌意义建构
作用机制
摘要:
广告仪式化传播不仅是商品信息的传递过程,更是建构品牌意义的符号表征和意指实践。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社会现实,亟待我们用更加科学而有效的广告观来引导和教育消费。面对“内容营销”“场景营销”等理念盛行的营销环境,从广告传播仪式观的视阈来研究品牌意义建构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广告学的研究视角,结合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优势,深刻洞察广告话语实践为消费者建构的文化世界,进而更加系统地探究广告仪式化传播对品牌意义建构的作用机制。本次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将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方法应用到广告仪式化传播对品牌意义的建构中,通过对材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和演绎广告仪式化传播建构品牌意义的研究结论,进而从经验的文本材料中生成具有诠释力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对传播仪式观、仪式理论、意义建构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阐释,界定了广告仪式化传播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与之相关的广告和品牌研究进行了爬梳,为接下来的扎根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选取了具有高度仪式化特征的汽车视频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并从梅花网广告数据监测平台进行样本收集和文本转录,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经验材料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提炼了广告仪式化传播的概念和内涵,归纳了广告传播的仪式化建构路径,得出了品牌在广告仪式化传播中建构的社会意义,并基于此对广告仪式化传播建构品牌意义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相关假设。最后,为了能够超越表面的理解而深入事物的本质,本次研究在第一阶段概念驱动的编码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重新进行理论抽样,并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进而推演和验证上一阶段提出的研究假设,归纳并生成广告仪式化传播为品牌建构社会意义的相关理论。研究可知,广告仪式化传播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戏剧化呈现,它是由仪式环境、仪式群体、仪式情感和仪式行为有机形塑而成的文化实践,能够为品牌建构工作和生活的社会意义,消费者也能在广告仪式化传播的参与中获得情感能量和符号资产。广告仪式化传播为品牌建构意义的机制主要包括意义框定、意义赋予、意义累积和意义漂移四种,它们分别从共时和历时的视阈揭示了广告仪式化传播建构品牌意义的基本原理:广告仪式化传播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符号系统,能够框定品牌建构的社会意义;广告仪式化传播是对消费者社群文化的集中展演,能够通过感染、投射和衍生三种微观机制为品牌赋予特定的社会意义;广告仪式化传播是一个长期的符号表征和意指实践过程,品牌在累积了大量的社会意义后就会变成特定社会意义的象征;品牌在广告仪式化传播中的符号表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协商和改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