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主斜井
强透水层
冻结法
井壁稳定
控制爆破
高效掘进
摘要:
采用冻结法施工是斜井穿越强透水层的重要安全保障,但是斜井冻结技术尚不成熟。斜井冻结穿越强透水层时冻结壁存在不交圈缺口、冻结壁解冻导致的突水风险,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冻结停止后冻结段井壁易渗水,降低了围岩长期稳定性;冻结段机械掘进与井壁衬砌效率低,显著降低了成井速度。
为确保斜井穿越强透水层施工安全与围岩稳定、提高斜井冻结段掘砌成井效率,本文以山西省沁水县里必煤矿主斜井冻结法穿越强富水大流速坚硬卵石层复杂地质条件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计算与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方法,建立了斜井穿越透水层突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冻结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提出了斜井冻结壁缺口弥合理论,阐明了斜井冻结井壁稳定机理,揭示了冻结段控制爆破振动规律,形成了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高效掘进关键技术,研发了斜井冻结长距离全闭环井壁快速衬砌装备与技术,并成功进行了斜井冻结穿越强透水层工业性试验。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了斜井穿越透水层突水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斜井穿越透水层突水风险评价指标,提出了斜井穿越透水层突水风险评估方法与控制管理措施。综合评估了里必煤矿主斜井穿越强透水层突水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必须采用冻结法等特殊凿井方式,确保主斜井安全掘进。
(2)测试了冻结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岩体力学性质影响明显,温度越低,冻胀特性越显著。冻结法凿井过程要注意冻土冻胀特性,应尽可能地减少冻结壁外露时间,控制冻结壁变形量,以免冻结壁膨胀挤压冻结管导致其破裂。
(3)优化了斜井冻结投入调控工艺,提出了斜井冻结缺口弥合理论,阐明了斜井冻结段井壁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环形冻结管技术冻结衬砌壁后空间,防止冻结壁融化造成突水风险。根据掘进速度调控后续冻结时盐水温度和流量。根据掘进计划、第一冻结区段长度、冻结壁交圈情况等因素,调整后续冻结孔开始冻结时间。(2)提出了“缺口精准排查(查)”、“地下水截流降速(截)”、“地面注浆堵水(堵)”与“强化冻结弥合(冻)”相结合的冻结壁缺口快速排查与弥合理论及方法,确定了温度场突变点所在地层,降低了冻结区地下水流速,注浆形成封水帷幕,实施局部强化冻结,解决了冻结壁缺口弥合难题。(3)揭示了不同井壁厚度和空顶距下主斜井冻结段井壁稳定性演化规律,得出最优井壁厚度为0.8m。空顶距由1.8m增加到7.2m时,迎头及两帮冻结岩体与后方衬砌井壁分别形成重叠支撑、协同支撑和独立支撑三种效应,最优空顶距为1.8m。
(4)揭示了斜井冻结段爆破振动规律,确定了冻结管抵抗爆破振动安全阈值,形成了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高效掘进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爆破振动对冻结管影响的最大因素为单响炸药量,对于同量的炸药量,采用分次起爆或多段雷管减振。采用人造空腔、辅助孔隔孔装药及周边空孔措施有利于减振。增大爆心距能有效减小爆破振动速度幅度。(2)地面冻结主干管振动速度幅度不宜大于6cm/s,主冻结管振动速度幅度不宜大于5cm/s。(3)完善了低温环境下的钻孔装药工艺,优化了以减振为目标的爆破参数,形成了密排孔、多段号及隔孔装药的控制爆破高效掘进技术。
(5)研发了斜井冻结长距离全闭环井壁快速衬砌装备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8m段长斜井施工的栈桥式全闭环整体液压模板台车,实现了主斜井全断面一次性浇筑。6.0m段长液压自移式反底拱模板台车与6.0m导轨式模板台车,实现了井壁衬砌循环交替作业。液压模板台车端头封堵装置解决了井壁衬砌浇筑漏浆难题。
(6)提出了里必煤矿主斜井穿越强透水层缺口弥合、控制爆破及全闭环井壁快速衬砌等方案,成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创造了斜井(16°)冻结法施工月度进尺之最,确保了斜井穿越强透水卵石层安全高效掘进与围岩长期稳定。
该论文有图133幅,表52个,参考文献20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