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裂隙岩体
帷幕灌浆
数值模拟
裂隙网络优化
浆液扩散行为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地下压力梯度
摘要:
水电核电工程地基岩体的稳定性受多方面影响,其中基岩内部存在的裂隙系统对工程施工期以及后期使用期间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尤为巨大,对岩体裂隙进行灌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基岩岩体裂隙系统的隐蔽性、分布复杂性,以及灌浆过程的不易直接观察性,都导致了岩体灌浆工程仍是一门以经验为主的学科,其理论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包含岩体灌浆在内的多种工程建设方面。数值模拟技术在灌浆工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模型实验法与理论分析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对岩体灌浆工程使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展开研究,对指导实际灌浆工程、预测灌浆工程灌浆量及灌浆时间等工程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就裂隙岩体灌浆理论与数值模拟中的相关问题,采用离散元方法,使用相关离散元软件,基于某核电厂南取子项帷幕灌浆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相关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提出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拟的浆液统计模型。
基于层流和将裂隙看做光滑平行板的假定,以及裂隙介质灌浆理论、流体连续性理论和N-S方程,探讨了牛顿型浆液和宾汉姆型浆液的流动扩散模型。在流量等效的思想基础上,基于积分原理,提出了单孔模拟灌浆量统计模型。
(2)对基于LHS方法生成的三维裂隙网络系统进行了检查和优化。
通过筛选和合并近似裂隙,以及删除孤立裂隙,有效优化了裂隙网络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基岩内裂隙的分布状态,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
(3)对影响浆液扩散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
建立了单裂隙模型,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细致分析了灌浆压力、裂隙倾角、隙宽、浆液粘度、水灰比、屈服强度等因素对灌浆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水力耦合与非耦合情况下的浆液单宽流量,以及各因素变化引起的浆液平均扩散半径的变化趋势,揭示了相关灌浆参数变化对浆液扩散行为的影响。
(4)进行了考虑地下压力梯度的单孔灌浆数值模拟。
鉴于以往的灌浆数值模拟研究中大多采用分段固定地下压力,甚至直接忽略地下压力梯度的情况。本文引入地下压力梯度对单孔灌浆进行模拟,并将是否考虑地下压力梯度的灌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在灌浆模拟过程中考虑地下压力梯度的必要性,以更为准确地反映实际灌浆过程。
(5)基于实际工程,进行了分排分序的多孔灌浆数值模拟。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参照,本文模拟了多孔多裂隙、分排分序的灌浆过程,揭示了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行为以及浆液压力场分布的变化。随后将模拟灌浆量、灌浆时间与实际灌浆量、灌浆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灌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探讨了间距较近的灌浆孔、灌浆孔排之间先灌孔对后灌孔浆液扩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