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锁扣钢管桩围堰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水流荷载
偏压
稳定性
摘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水上结构趋向于“深、大、长”发展,国家级的重大工程包含了各种桥梁、人工岛、钻井平台等建造于江河、海洋等深水之上,而围堰正是进行水利工程或桥梁工程建设的关键的一步,作为桩基和承台的围护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和沙涌入,阻隔其他杂物冲刷、防止滑坡等,在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江西某过江大桥围堰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锁扣钢管桩围堰水力特性及结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参数对围堰支护效果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偏压组合作用下锁扣钢管桩围堰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以江西省某过江大桥围堰监测项目为依托,在工程现场安装固定式测斜管、全站仪测点、水位监测点对锁扣钢管桩围堰进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锁扣钢管桩水平位移整体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鼓肚子”型,在降水开挖达到一定深度后钢管桩以第一道钢支撑与钢管桩连接点为基准点发生旋转侧移,桩顶向堰外侧移最大值达到了9.65mm,为后续数值模拟提供现场监测结果以作比较,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2)研究水流荷载作用下围堰水力特性,基于工程实际监测到的水位高度、流速等数据,采用FLOW-3D软件结合RNGk-模型建立了围堰-水流冲刷的数值模型,分析水流冲刷作用下围堰的流场变化。研究表明,水的流速沿垂直方向呈抛物线形,流速较小时,最大流速出现在水面附近,随初始流速增加,最大流速逐渐趋于0.7H附近。同时研究获取围堰在不同流速作用下围堰迎水面水流荷载呈非线性分布。
(3)基于非线性水流荷载竖向受力分布,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模拟工程工况,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锁扣钢管桩围堰的受力变形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水平位移偏压侧与非偏压侧钢管桩受力变形受地形起伏影响,前者略大于后者;迎水侧钢管桩受力变形影响较背水侧更为明显。且随降水开挖深度增加,堰内外形成的较大水头差使得钢支撑轴力逐渐分布在第三道支撑上,同时堰内外孔压差逐渐增大,堰内渗流量增加。
(4)分别考虑水流速度、桩径、嵌固深度、支撑刚度等因素对围堰的稳定性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随流速增大,围堰迎水面钢管桩受力变形逐渐增大且增长幅度随流速增加逐渐增大,而对背水面钢管桩变形几乎无影响;不同桩径钢管桩受力变形的整体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最大值点均位于深度约8.0m处;在嵌固深度未插入中风化岩层时,其桩身受力模式发生改变;钢管桩整体位移随支撑刚度增加逐渐增强,当支撑刚度超出1倍基准值,继续增加支撑刚度倍数控制效果并不明显。
(5)研究偏压组合作用下锁扣钢管桩的受力变形规律,建立围堰降水开挖全过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别从钢管桩长度、堰外水位高度、地势起伏角度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非偏压作用下锁扣钢管桩围堰受力变形特性对比分析,为偏压围堰的设计支护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