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公司再融资
股价操纵
研发支出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
摘要:
对可自由支配费用的操纵是真实盈余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过往的学术研究常将公司的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加总,视为企业的可自由支配支出;但鉴于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之间不同的估值含义,公司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时可能会对两项费用采取不同操纵手段,因此对组成可自由支配支出的这两类费用进行区别是很有必要的。投资者通常将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视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认为该费用下降对公司而言是正面的,因为这代表了公司在降低成本上卓有成效;同时,投资者认为研发支出的降低对公司而言是负面的,因为研发支出是企业未来预期增长的关键信号,尤其是对于先进制造行业、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公司,研发支出代表了其未来成长潜力。本文考察了研发费用(R&D)与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SG&A)是否在真实盈余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本文以再融资(SEO)公司作为研究背景。前人的研究表明,拟进行再融资的公司通常具有较强的动机维持较高的盈余或股价水平。当拟进行再融资的公司无法满足预期的盈余水平或股价水平时,本文认为公司有三种选择:(1)削减研发支出;(2)削减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3)通过操纵应计项目加速确认收入或延后费用确认的应计盈余管理。本文认为,削减公司的研发支出虽然可以直接提高当期的盈余水平,但投资者认为公司研发支出的降低意味着企业未来成长性的下降,因此公司管理层出于提高公司股价或是将股价维持在较高水平的考虑,非但不会削减研发支出,反而会增加公司的研发支出水平,因为提高研发支出水平有助于公司加强市场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评价。同时,相较于削减研发支出,本文认为削减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的降低反映了公司成本管控能力的提升,且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而言更不易被审计机构或监管机构察觉。
本文选取2005~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参考经典文献中的估计模型,计量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操纵费用的水平,尝试考察公司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在未来期间进行再融资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在公司股票增发的前一年,拟再融资公司相较于控制组公司表现出更低的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水平和更高的研发支出水平。而且,投资者对于更高的研发支出和更低的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均给出积极的反应。总体而言,本研究证实了探究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区分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对于认识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拓宽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过往的研究在讨论真实盈余管理时,通常将研发费用(R&D)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SG&A)加总作为可操纵的可自由支配费用,认为企业总是削减可操纵的可自由支配费用以提升企业盈余水平。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股价水平,本文考察了当企业同时存在盈余管理和股价操纵动机的背景下,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在真实盈余管理决策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研究证实公司操纵研发支出或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业绩和价值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背后的底层逻辑,指出对于同时具有盈余管理和股价操纵动机的公司而言,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具有相反的估值意义,导致管理层做出不同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在可自由支配支出中将研发支出和一般销售及管理费用进行区分的重要性,扩展了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