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沪股通政策
内部控制质量
摘要:
从第一只B股的发行到QFII、RQFII等机制的推出,再到沪港通、深港通等政策的推行,我国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持续推进。其中,沪港通政策作为双向开放的首发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QFII/RQFII等制度相比,沪股通对投资者基本没有限制,投资者门槛的降低极大地激发了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的热情。2002年,美国颁布了SOX法案,这不仅使得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大幅强化,还使得企业等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有所增强。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已被相关部门纳入战略安排。那么,在沪股通政策实施后,标的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所改善?这些改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有待验证。论文通过阐述沪股通政策的有关概念及其现状,梳理资本市场开放、沪股通政策、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的研究文献,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并选取2011年至2020年沪市与深市A股非金融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披露指数体系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过程质量的衡量指标,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来作为内部控制结果质量的衡量指标。论文发现沪股通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过程质量和内部控制结果质量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具体地,对内部控制过程质量而言,沪股通政策的实施对于整体内部控制过程质量有显著提升,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所包含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和过程设计均有显著改善;对内部控制结果质量而言,沪股通政策的实施对整体内部控制结果质量有显著提升,并对基础层级目标的实现效果有显著改善,但对战略层级和经营层级的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效果未呈现出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沪股通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在战略层级和经营层级的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效果影响具有时滞性,虽然在政策实施当期并不显著,但随着沪股通政策的持续推进,影响逐渐显现。此外,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属性企业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受到沪股通政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论文丰富了沪股通政策推行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这两方面的研究。同时,与以往研究只使用单一指标来度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不同,论文使用了迪博内部控制信息指数体系和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体系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考察了由五大内部控制要素构成的组织框架和过程设计改善情况以及五大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效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所受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