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ML生产率指数
双重差分
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引发了日益严峻的资源束缚趋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工业集约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中国迈入工业绿色低碳的道路势在必行,而全面提高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GTFP)是中国工业迈入绿色发展模式转变道路上的重要枢纽。科学的环境规制能推进工业GTFP持续改善,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来规范工业单位生产生活的行为,或借助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以市场的灵活特性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保障工业行业向绿色低碳模式演进。然而该如何制定高效科学的环境规制?何种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提升目前中国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实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协同作用如何?在当前我国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和力求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上述问题亟待解答。立足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测度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基础上,分别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典型政策代表来探究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影响效应,并辨析两种环境规制的协同作用,为政府部门针对目前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出台科学高效的环境规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测度模型及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各省的工业GTFP,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效率变化(GEFFCH)以及绿色技术进步变化(GTECH),并从全国与区域两个视角、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工业GTFP及其分解因素的演进特征。(2)选择典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中央环保督察制度,采用断点回归分析(RD)识别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我国工业GTFP的影响,选择优带宽进行估计,采用多种带宽进行稳健性检验。(3)选择典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政策对我国工业GTFP的影响,进一步构建动态双重差分法探究是否存在动态效应。(4)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作为基础回归,采用两步广义系统矩方法(SYS-GMM)识别联合实施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动态协同效应,同时对中国工业GTFP进行动态演变效应检验,考察了环境规制内生性问题。基于以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05-2020年全国工业GTFP均值呈现上升趋势,绿色技术进步是其增长源动力。具体表现为:从水平演变来看,全国区域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出现主峰高度下降以及曲线宽度变大的态势,说明极化程度持续下降;从空间层面上来看,Moran′s I值前期为负,从2014年起由负转正,说明空间分布正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提升,2019年L-H集聚(空心型)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L-L集聚(高效型)和H-H集聚(低效区)模式,整体呈空间正相关;从收敛特征来看,不存在σ收敛趋势,但全国区域工业GTFP均存在绝对β收敛趋势。(2)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实施对GTFP、GEFFCH、GTECH三者均存在断点。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工业GTFP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绿色技术进步(GTECH)是增长路径的主要牵引力,对绿色技术效率则具有显著负面影响。(3)推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促进地区工业绿色技术进步来提升工业GTFP;动态DID模型证明政策存在动态效应,在2016年前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我国工业GTFP易受到自身前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惯性特征。两类环境规制的联合实施具有促进我国工业GTFP增长的长效机制,在经过内生性问题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两者环境规制对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协同实施效果有待增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如下:(1)构建动态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典型政策对工业GTFP的动态影响效应,进一步考虑政策实施效果的持续性影响。(2)在激励约束的分析框架下,运用两步广义系统矩方法(SYS-GMM)较为全面地探究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GTFP的动态协同效应,并对我国工业GTFP的动态演变进行效应检验,考察了容易忽视的内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