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有效市场假说
游程检验
期权隐含波动率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股票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第一例病例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随后疫情在中国其他省市蔓延爆发。这次新冠肺炎的冲击导致资本市场秩序被打乱,金融市场异常动荡,3000多只上市公司股票跌停,带来众多市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股票指数波动剧烈,但这种波动是否合理以及投资者在波动中能不能利用过去历史信息获取超额报酬,取决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程度,即是否达到弱式有效,这对投资者能否通过市场信息合理预测股价波动以及能否进行风险规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在随机漫步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EMH)等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沪深300指数作为检验对象,对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首先,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序列相关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初步判断收益率序列的统计特征和平稳性;其次,采用游程检验分析沪深300指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有效性程度有何变化,是否符合随机游走,股票价格是否充分反映历史信息。最后,基于2019年12月23日沪深300股指期权正式交易,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求出期权隐含波动率,以此为指标构建投资策略,对收益率进行回测,以实现风险控制,在有效程度不高的市场上使投资者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市场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后,中国股票市场均已达到弱式有效,但有效程度较弱。(2)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市场陷入恐慌情绪,投资者会做出不理性决策,此时基于期权隐含波动率的投资策略有效,可获取超额收益,规避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但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股票市场开始回温,该投资策略过于保守、失效,已获取的超额收益消耗殆尽。最后从完善信息披露、抑制过度投机、加强投资者引导和发展衍生工具市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