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纵向控制
纵向所有权安排
转售价格维持
新实证产业组织
中国汽车市场
摘要: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纵向垄断案件引起了学术界与反垄断部门的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体现了纵向控制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出针对产业链纵向控制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尽管国内外对于纵向控制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针对性的对中国市场环境下的纵向控制研究不多。因此,纵向控制的研究有待引入我国现实的市场环境。通常情况下,企业间纵向控制策略存在隐蔽性,采用传统的实证回归方法难以对纵向控制手段加以量化,并且难以对微观机理加以解释,也为纵向控制理论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开展纵向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逻辑,将中国汽车行业背景引入纵向控制的基本研究框架中,针对汽车市场环境对纵向控制的影响展开研究,揭示了纵向控制的影响机理。本文是对具体市场环境下的纵向控制理论的基本描述,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性研究。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对现有纵向控制理论的补充,增强了现实中企业实施纵向控制等问题的解释能力。
论文的核心内容是揭示了中国汽车行业中纵向控制的作用机理以及经济效应。本文利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模型识别企业纵向控制行为,通过反事实模拟讨论纵向控制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而讨论企业实施纵向控制手段的规制措施。
具体来说,本文完成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构建了企业实施纵向控制的机理及效应分析的基本研究框架。该框架从市场势力的来源入手,将其归纳为市场结构与需求环境,分析市场势力对纵向控制作用机理的影响,进而讨论规制政策。通过研究框架分析了纵向所有权安排与转售价格维持的微观作用机理。
(2)考察了纵向所有权安排对圈定效应的影响。通过识别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定价模式,分析企业实施纵向所有权安排的作用机理,进而分析其经济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供应商利用纵向所有权安排会增强下游市场的圈定效应,价格歧视行为增强了纵向所有权安排弱化市场竞争的效应。因此,纵向所有权安排可以看做是供应商纵向市场势力的延伸,是供应商通过纵向控制获取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
(3)考察了转售价格维持对竞争及服务效应的影响。通过对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纵向合约模型的识别,确定制造商的纵向控制行为,进而分析转售价格维持的竞争与服务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商可以利用消费者偏好形成市场势力,同时通过实施转售价格维持弱化上游市场竞争。此外,服务效应的结果表明:转售价格维持会导致经销商的服务水平降低。因此,制造商实施转售价格维持的动机并非消除横向外部性,而是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
(4)考察了纵向控制对相关市场界定的影响。通过对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纵向控制策略识别,利用成本传递理论,分析纵向控制对相关市场界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控制可以通过影响成本传递率,进而影响相关市场界定的结果。因此,在反垄断实践中要重视纵向控制对相关市场界定的作用。
(5)提出了纵向控制的识别及效应分析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汽车行业纵向控制策略的识别及经济效应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实证研究方法,为量化企业间的议价能力、评估服务效应水平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体的工作如下:提出了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议价能力估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消费者偏好的纵向控制效应识别方法;提出了纵向控制下的服务水平估计方法。为后续纵向控制的实证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
本研究以我国汽车行业为背景,讨论了企业纵向控制策略的经济效应,能够丰富已有纵向控制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背景的挖掘,可以在理论上深化对纵向控制问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纵向控制理论的研究中,以更全面的揭示纵向控制的一般性作用机理,进而为企业决策及反垄断规制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