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驱动集中布置
预设空间降维法
总性能最优
容错控制
动态避障
摘要:
近些年来,3C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为了追求携带方便和拓展新技术,产品也逐渐向小型化发展。针对这种产品装配工作,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作业,因此工作强度也日益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许多厂商都购买和使用现有的高速轻载机器人,作为人工装配作业的辅助性系统来协助完成产品的装配任务。普通工业机器人不具有冗余自由度,无法进行能力优化、容错和避障,因此限制了其在协同作业任务中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自主研制的平面4R冗余机器人展开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陈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驱动集中布置、总性能优化、容错控制和避障方法的优劣势和研究现状,凝练出相应的研究关键点。对冗余机器人进行设计,绳索驱动拥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将绳索换成同步带,然后将电机集中后置,这种布置方案能够降低各个关节的承载力提升了作业效率,从根本上降低了能耗。为后续算法提供了合理的实验平台。其次,提出了基于加权M-P伪逆的预设空间降维法运动学逆解,为后续容错控制奠定了基础。采用拉格朗日法进行动力学建模并通过ADAMS对算法进行验证,为后续总性能最优提供了模型基础。将总能量、总力矩和广义结束时间多个指标进行加权融合,通过粒子群优化得到最优结束时间,对优化前后进行了数据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再次,本文从提高机器人容错性能方面出发,将机器人进行轨迹跟踪时,各时刻性能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处理,得到综合评价函数,以此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发生故障后影响整体性能最大的关节进行合理调度,从而达到最优的资源协调分配策略,降低机器人发生故障后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再次,为保障协作者的安全,本文从提高机器人协作能力方面出发,在不影响末端跟踪轨迹的情况下,进行动态避障。通过建立合理的损失函数并集合梯度投影法实现冗余机器人动态避障,通过仿真进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验平台对上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