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组合磁链观测器
转矩脉动抑制
摘要: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对电机变量依赖小等特点,但当电机处于低速工况下时,存在转矩脉动大的问题。工程实践中,定子磁链观测的结果对其转矩脉动的影响又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磁链观测器分为基于电压公式磁链观测模型与基于电流公式磁链观测模型。一种为直接利用反电动势计算,另一种利用电机本体参数解耦出定子磁链。本文结合两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搭建组合磁链观测器,加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块,两者结合到直接转矩控制中。其针对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转矩脉动,以实现更加精准和平滑的转矩输出。
本文以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多个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推导的同时,也指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对永磁同步电机中电磁转矩、电压矢量和磁链脉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讨论,进而为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精度和稳定性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基于以上结论得出,电压矢量与磁链观测的结果直接决定电机稳态与动态输出。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理论研究,在其基础上加入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模块后,定子磁链给定值变为变量。保持d轴上无电流值的同时,使磁链幅值跟随转矩改变。在低速工况下,缓解了磁路饱和、直流偏置和观测误差等问题,并且可以有效提升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输出功率。电压矢量又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模块,此模块具备生成任意大小和方向的电压矢量的能力。根据仿真结果,该策略不仅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并跟随目标转矩和转速,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工况下的转矩脉动,同时也抑制转速波动。
针对在各种应用场合下,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精度和反应速度提出的性能要求,研究定子磁链观测误差对控制性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组合磁链观测法。在低速工况时,该观测结果由电流型磁链观测的结果对电压型观测的结果进行补偿,减少电机因参数变化而产生的误差,能够准确测量定子磁链。在中高速工况下,由于电流型观测结果受转子电流和永磁体磁链的影响,故该观测结果只采用电压型磁链观测。仿真结果和实验表明,采用组合磁链观测器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对比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在相同工况下,磁链和转矩脉动削减效果明显,同时转速波动减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